下篇 德经
下篇 德经
《道德经》亦称《老子》,或称《五千言》,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性的经典著作,它文约意丰、博大精深,涵盖哲学、伦理学、政治学、军事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,被后人尊奉为治国、治家、治学、修身的秘籍宝典。
老子姓李,名耳,字伯阳,谥号聃,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。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,道家学派的创始人。他和孔子是同一时代人,年龄长于孔子,曾做过周王室的藏书管理工作,见当时社会道德衰败,失望至极,便西出函谷关,后隐居而不知所终。
《道德经》共八十一章,分为上下两篇,上篇共三十七章,起首为“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”,人称《道经》;下篇共四十四章,起首为“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。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”,人称《德经》。《道经》讲述了宇宙的根本,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,讲述了阴阳变幻的微妙;《德经》讲述处世的方略,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,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。“道”是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,一定要顺应宇宙的客观条件,合乎自然规律地生存。只有爱护宇宙并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,人类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。一旦我们破坏了大自然,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,那么我们一定会遭到残酷的报应和惩罚,甚至会招来灭顶之灾。“德”是人类的人生观和社会观,还要求人类顺其自然地与人共处,合乎社会规律地生存。只有返璞归真,统治者卑谦若谷,民众为而不争,社会才能正常发展。
《道德经》一书中的智慧,缘于老子对世态人情的深彻洞察和深刻思索。战争频仍、社会动荡、人事纷争、生命无常,点点滴滴积淀成了老子关于人性修养、处世哲学、治国之道、军事哲学、养生之道等的智慧之学。
《道德经》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。老子的辩证法综合了阴阳对立和对立统一的观念,并加以发展和创造,形成了辩证的宇宙观。
老子认为,事物之存在并不是孤立的,而是相互依存的。在《道德经》一书中,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对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,都是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加以说明的。他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种相反相成、相互依存的关系,看作是一切事物普遍的、恒常的规律。
老子从理论上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对立统一观念,并从追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上,回答了“世界的本原是什么”这样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。老子揭示了对立统一的规律,表述了有关对立面的发展与转化的一些可贵的认识。他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见到的东西,说明大的东西、强的东西、贵的东西,都是从小的、弱的、贱的东西发展而来的,这多少已有一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认识,也说明了对立着的双方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。
老子在认识万物时,并不是随心所欲的,而是采取静观、明察、玄览。而是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和欲望,顺应客观事物的本来自然状况,并且抓住它们的特征和要点。这是老子认识论中的合理因素。这种观察并不是旁观,更不是消极的观望态度,而是从积极的角度去研究和改造客观世界。
老子明确指出人们在观物之后,还要知其常,即知其条理法则。如果不明,则无法知常,通俗地讲,就是要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。老子所讲的明,表面看来,是要明察秋毫,深一层去看,就是要透过纷杂的表面现象,觉察到极隐秘、极玄妙的东西,并把握其本质。
老子的认识论的确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。老子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,从《道德经》所举的例子中也可证明这一点,说明老子并不轻视社会实践。老子极富智慧,他的知识除继承先民的间接经验以外,更多的还是来源于自己的亲身体会,即直接经验。他的认识论重视经验,也重视理性思考,这正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特色。
老子生活在一个社会剧变的历史时期,周王室日益衰微,诸王侯、卿大夫势力日益强大,各国之间战争频仍,社会秩序正处于“礼崩乐坏”的局面。老子看到了社会的两极分化,一方面统治者“服文彩,带利剑”,竭力追求“生生之厚”,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;另一方面,下层百姓“田甚芜,仓甚虚”,贫困潦倒,几乎到了“不畏威”“不畏死”的地步。
对于这种社会的混乱和无序,老子提出“慈”,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;提出“俭”,要求他们节俭寡欲;提出“不敢为天下先”,要求做到谦让不争。